首页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经典语录 >

10首禅意空灵的诗词,蕴含着人生哲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1 08:47:19    

相和歌辞。短歌行

皎然〔唐代〕


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萧萧烟雨九原上,
白杨青松葬者谁。贵贱同一尘,死生同一指。
人生在世共如此,何异浮云与流水。
短歌行,短歌无穷日已倾。邺宫梁苑徒有名,
春草秋风伤我情。何为不学金仙侣,一悟空王无死生。

译文

古人如果都不会死的话,那我也就没有什么悲伤。

你看那烟雾迷蒙细雨萧萧的神州大地上,被白杨青松环绕的坟慕中埋葬的是谁。

人生不论贵贱,都是度过一世:对于他们,生和死都是相同的。

人生在世都是如此,与飘浮的白云前去后来的流水有什么不同呢。

注:皎然是一位出家的禅僧诗僧,其诗动人优美却鲜为人知,现择其一首破格律之作与大家分享品读,其中蕴含有其对生死最深切的悲怀。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灵澈《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这两句诗描绘了禅师在年老之后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只有通过修行才能真正地超越世俗的束缚和执着,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修行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真正的努力和付出。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灵澈禅师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灵澈(746~816),本姓杨氏,字源澄,越州会稽(今绍兴)人。云门寺律僧,驻锡衡岳寺。著有《律宗引源》廿一卷。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居越州若耶溪云门寺。

这首偈颂是禅师灵澈的作品,以极简的文字,描绘出禅师的生活状态,并深入剖析了人生与修行的真谛。

这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言简意赅的讽世诗。东林寺为庐山名刹,韦丹是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首二句写作者自己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垫也无妨,安于穷约清苦的生活,心闲意寂如同古井无澜。后二句说你们这些仕途中人、轩冕之士,谈禅性浓,向往清幽静远的林下风流,人人都说辞官归林好,“朝衣脱去更悠然”(明人吴曾羽语);可是说归说,就是没有一个人起而行,只是在“进与退”、“仕与隐”之间彷徨复彷徨,连官场失意者都无一例外。可见要达到真正的“心闲身适”,绝非易事!相比之下,那些光说不练,口口声声说休官好,实为“又得浮生半日闲”的人,与坚守清寂、只做不说的禅者,境界孰高孰低,明者一目了然!

《集古录》卷九跋元和四年灵澈诗云:“右灵澈诗云:‘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世俗相传,以为俚谚。庆历中,天章阁待制许元为江淮发运使,因修江岸,得斯石于池阳江水中,始知为灵澈诗也。”

学他趋世少深机,紫阁青霄半掩扉。山路远怀王子晋,诗家长忆谢玄晖。 百年不肯疏荣辱,双鬓终应老是非。人道青山归去好,青山曾有几人归。——杜牧《怀紫阁山》

生活道理:人们常向往简单宁静的生活,但真能放下俗务、淡泊名利者寥寥无几,谁还不是“名根深重”已入骨髓

“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此诗句出自宋代汤恢《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意思是说,青山总给人宁静致远的感觉,而白鹤那种无忧无虑的样子,总会令人忘记心中的疲累和烦恼。学习、工作、生活都是漫长而又辛苦的事情,但是,生活也为我们馈赠了很多宝贵美好的东西,只是你可能没有发现。抽个时间,找个空闲,你走进大自然,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你会发现,原来生命是可以这么的美好。


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宋 · 汤恢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扉。
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怅年华、不禁骚首,又天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鴂,十里荼麋。


摘下青涩的梅子来佐酒,但酒薄不足以抵御暮春的残寒,更何况穿的是单薄的苎萝衣。正是绿肥红瘦的暮春时节,杨柳枝叶婆娑,如团团绿云,柔软披垂。落花纷纷,远望去像是降下的红雪。沉思静想间,又隐约听到邻里的歌妓正低按秦筝,唱春词吟新诗。回首往昔,那曾经的风流繁华,恍然如梦,只剩下斜晖脉脉,流水悠悠,一切俱已消逝,令人无限感伤。

我隐居在孤山山下,每日长掩苔扉,深居简出,一箪食、一瓢水足矣。我常常羡慕青山安详宁静,好象在凝神沉思似的;也羡慕以前的隐士们以鹤、梅为伴,因忘记了人世的权谋机变,而能时刻保持着一颗恬然自得的心。远望天涯,看看又是一年春尽,不禁黯然销魂,搔首踟蹰,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也正随着春天匆匆流逝,眼泪便在不知不觉间轻弹暗洒。这时耳边又传来了杜鹃的声声悲啼,那凄惨的叫声回荡在山间,仿佛在说着“不如归去”;荼种花正盛开,布满十里山谷。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简评】

此诗写得平易自然、蕴意深远,颇耐人回味。首二句描绘出一幅风和日丽的春日图画,衬托出诗人自得其乐的心情;后二句出以议论,更突出地表现了诗人所具有的闲情逸致。全诗在写景抒怀中含有理趣,表达了理学家对自然平淡心境的追求,笔法灵活,风格朴素,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宋 · 黄庭坚《杂诗七首 · 其一》

究竟有多少人真正能够达到所求,又有多少人在不知不觉中整日犹如生活在梦境之中,如同池中的鱼一般不知所求为何。人生不再怀抱机心,汲营名利,那得是多快乐啊,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悟出来的。

杂诗七首其一

宋·黄庭坚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黄庭坚这首诗,作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此时他在叶县任县尉,期间第一任夫人孙氏,带给了他很大的打击,因此诗风偏悲沉。

乐观,是一种态度;悲观,是一种远见。

“毕竟几人真得鹿”句,化用了《列子·周穆王》中蕉鹿梦的故事;

“不知终日梦为鱼”句,引用了《庄子·大宗师》中,孔子和颜回的对话: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

故诗句大意可解为:这世上有多少人,可以像“梦中得鹿”那般幸运,既有权势又可富贵?一切都是一场虚幻的梦而已,只是世人看不清,皆活在想象之中。

黄庭坚在诗中的慨叹,是劝世人不要执着于名利,那些都是生命的附属品,一旦陷入名利之争,就会为自己筑起一道围墙,如井底之蛙般,过得虚无空洞。

这世间能有几人能像梦中得鹿一样幸运?不过终日空想,庸庸碌碌,活得像梦为鱼一样自以为是罢了。


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荣枯。——贯休《春》


贯休

自来自去动洪炉,无象无私无处无。
回雁不多消气力,染花应最费功夫。
溟蒙便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驻。
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佘心不在荣枯。


与春对话,将春当作重逢的好友,这本就有了一种新奇的诗意,而一位禅师与春的对话,更让我们读到了许多的机趣。
春的本身,就蕴含了许多深意:它自己来,自己去,没有什么力量推动它,但它却推动了万物;它没有形象,没有私心,但无处它不存在。在它身上,我们似乎可以领悟到极深极至的大道。
接着写春的无心、物的变化与人的有意,在对比中,启迪了人的心智。春来了,大雁北飞,这自然不消春天多少气力。但,春来时,百花开放,万紫千红,一定花费了不少功夫。作者如是说,而读者却知道,即便是万种花开,春亦无须设计与构思。
于是,我们只有赞叹春的奥妙、春的力量。春雨是无心的,豪家可能会在春雨迷蒙时生出许多惋惜、怨恨之情,可它依然如此。春日是无心的,为政者可能会在春日里写出劝农耕桑的文字,但这些都与它无干系。只有我最懂春之心。旁人或许会奇怪:在一派欣欣向荣的春天,为何你却如此贪睡?我明白春意,春知道我的心:我们的心思都不在乎人间的荣枯。作者从春天万物变化而春却无心这一点大做文章,写出道的无为而无不为,写出至道者无心无为的境界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白居易《初出城留别》

赏析:此句情感低沉,诗人已久经宦海沉浮,对官场风波已经不以为意,传达出对人生的感慨。

在唐代,士人常有怀乡之情,而白居易此处却反其道而行之,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地域限制的精神自由。白居易的这一观点在当时乃至后世都显得颇为独特。不同于许多文人墨客对故土的深切眷恋,他提出了“心安是归处”的主张,强调了个体精神世界的构建与自我实现的重要性。这种观点反映了唐代士人文化中的一部分人开始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平和,而非仅仅依附于物质的乡土情结。它鼓励人们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稳定与安宁,为后世提供了关于人生归宿的新思考角度。


初出城留别

[唐] 白居易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


白居易在“初出城留别”里说:“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他大概很喜欢这诗里的意境,又在“吾土”里说:“身心安处是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

还觉得意犹未尽,又在“种桃杏”里说:“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后来金朝的诗人李俊民也很喜欢白居易的意境,写下了“拟结闲中一草堂,此心安处是吾乡”。

到了元朝,诗人曹伯启也拿来用,写下了“万事到头都是梦,此心安处即吾乡”。

后来到了清朝,王士祯也喜欢的紧,写道:“未转头时是梦,此心安处为家。一枰敲作冷生涯,管甚三冬九夏”。

内心从容的人,对待生活淡然洒脱,活得坦坦荡荡,清清白白。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吴承恩《西游记》

处理凡尘杂事,应对世间琐碎,红尘炼狱,就是修炼;一心苛求世外桃源、曲径通幽,是为逃避。


禅宗《无门关.平常事道》

宋朝高僧慧开禅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善似轻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他,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

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了香,心中无尘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像灵山塔下修。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唐伯虎《警世》

唐伯虎这首《警世》诗,如醍醐灌耳、警世人生,他说:“入耳的是是非非听听就算了,装聋卖傻也不失为一种活法。”

微点:唐伯虎的这首诗,是警醒世人,世事不可强求、不要妄言、不要无事生非、不要记仇,因为冤家宜解不宜结。如此甚好。

《警世》

唐伯虎

措身物外谢时名,著眼闲中看世情,
人算不如天算巧,机心争似道心平;
过来昨日疑前世,睡起今朝觉再生,
说与明人应晓得,与愚人说也分明。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缺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但凡行事要知机,斟酌高低莫乱为!
乌江项羽今何在?赤壁周瑜业更谁?
赢得我时何足幸,且饶他去不为亏,
世事与人争不尽,还他一忍是便宜。
举世不忘浑不了,寄身谁识等浮沤,
谋生尽作千年计,公道还当一死休;
西下夕阳难把手,东流逝水绝回头,
世人不解苍天意,空使身心夜半愁。


唐伯虎历经世事磨炼,世事人情看的也比较透彻,晚年时写过一首诗《警世》,此诗虽然直白易懂,但道理却十分深刻,可谓句句是人生至理,值得细读细品。

这首诗强调了世事的无常和变化,美好事物的短暂,以及在面对是非时保持忍耐和超脱的态度。此诗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过于计较和纠结于琐事,要时刻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此诗体现了作者恬静淡雅的平常之心,表达了顺其自然、与世无争之情,有看破世事之感。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杜甫《可叹》

诗句比喻的是世事变化无常。
天上的浮云分明如同白净的衣裳,一会儿却变成一只灰毛狗的样子。从古到今都是这样,人生道路上形形色色的事儿哪样没有呢!

《可叹》

杜甫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可叹》其实是一首写人的叙事诗,诗中的主人公是和杜甫同时代的诗人王季友。王季友年轻时家贫,以卖草鞋为生,出生富家的妻子嫌弃他,离家出走。王季友在贫困孤苦中发奋攻读,后来考上状元成为名流,他的妻子又回到了他身边。这样跌宕起伏的人生,使杜甫大为感叹。

清朝女词人顾太清在《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诗中就有经典引用——
任海天寥阔,飞跃此身中。
云容。看白云苍狗,无心者、变化虚空。……
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
(中间句意——蓝天白云,组成各种形状,变化莫测,它不受驱遣地在虚空中开阖组分。)
诗词虽难掩沧桑之感,却也有登山临水之欢悦,气势雄浑开阔。

白驹过隙,日月如流,正所谓“人事翻覆如辘轳,白云苍狗变须臾”,很多东西抓不牢也留不住。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唯有大自然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珍惜眼前,解结释怀,给岁月给人生多一点宽容和温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