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阳县历史(暨阳迷踪——说说江阴的历史)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1 08:31:58近日因写《江阴古城记》一事,与江阴才子曹磊交流,说到暨阳古城的位置,他告诉了我一个新说,他从南北朝时出版的《南徐州记》的佚篇中又找到了一段印证暨阳县治的新说法,完全颠覆了此前所有关于暨阳县城在莫城,在杨舍之说法,他认为暨阳古城应该在澄江之地,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梁武帝设江阴郡城之地。我认真拜读了曹磊之文,茅塞顿开,许多多年来一直困惑的问题顿时破解。
先来说说暨阳古城的出典吧,江阴古称暨阳,古籍上这一点说得非常一致和清晰,也没有什么争议,宋江阴志说:“秦汉以来,郡则会稽,县则毗陵,兹以乡属是名暨阳”。明朝《嘉靖江阴县志》说得更清楚:“汉高帝取会稽,改乡为毗陵县,乃析其地为暨阳乡”。所以最早出现暨阳这地名的当是汉高祖刘邦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间)。
那么,暨阳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是先有暨阳湖,然后再有暨阳乡,还是先有暨阳乡暨阳县后有暨阳湖?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一直扑朔迷离,大都认为,暨阳这名字来源于江阴有暨阳湖。可打开江阴现存最早的宋《江阴志》,里面只有这样一段注解:“暨阳湖,《旧经》:在县东十五里。又有螺洲,云在县界,其状如螺。并莫详所谓,故存之。”也就是说,暨阳湖在南宋时期就已经不知道在哪里了,暨阳湖一说,还是北宋的《旧经》所载。可再打开东汉的《越绝书》,里面洋洋洒洒诸多吴地的湖泊,包括被誉为胥湖的小湖都赫然在目,却独独没有暨阳湖一说。 按理东汉时,暨阳县已经是吴地比较有名的县了,怎么可能没有以它命名的暨阳湖?
翻开江阴历史,江阴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古太湖的北太湖,分为东无锡湖,西射贵湖,自古就有胥湖、小湖、暨阳湖、暨湖、芙蓉湖、马家湖、三山湖、西湖等多种说法,其实就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湖泊情况进行命名的。由于到宋代供应太湖的上游来水骤然减少,湖面逐渐露出湖底,加上南北朝以后江南人口大量增加,耕地需求变大,围湖造田成为江南水乡的一项增加土地的重要办法,暨阳大地上的大湖缩成若干小湖则完全可能,所以后来的胥湖出现在华士东南、璜土西南面,暨阳湖在县东十五里或者华士东面北漍一带,都有可能是缩小以后的湖。而西面的射贵湖变成芙蓉湖、马家湖、三山湖、西湖、小湖(胥湖)、阳湖。暨阳湖要么就是因为体量太小,要么其存在的时间是东汉以后,宋代以前的那么一段时间内,反正历史上对它的记载少之又少。能够让一个县以湖为名,起码应该有一个比较具有影响的大湖吧?由于这个湖记载太少,根据仅有的资料,纷纷去猜测水之北的暨阳县址,于是莫城说、杨舍说呼之欲出,而史籍记载更少的澄江说几乎只能销声匿迹的了。
我们来看看暨阳的名字,暨,属于形声兼会意字,既有太阳初升的意思,又有天之尽头的寓意。汉高祖时代,江阴这个地方得益于君山、黄山、石筏山、长山等一系列山脉的稳定地势,成为长江南岸最稳定的海岸线和入海口,那时南通一带还在大海里,而江阴这一带称为广陵湾,江阴到达长江对岸有七八十里。古籍《南徐州记》有“中州山”载:“南沙县北百里,有中州山,昔在海中,去岸七十里,义熙以来沙涨,遂与岸连。”南沙县设置于晋成帝咸康七年(341年),刘宋时期与暨阳县同属南徐州晋陵郡,暨阳在西,南沙在东。说中州山在海里七十里,后涨沙与岸相连,说明江阴这个地方确实有七八十里的出海口。
这里作为“江尾海头”的海天一色,确是太阳初升的地方和天之尽头的感觉,所以暨字用在江阴君山长山一带的出海口是非常符合的,而古时,“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暨阳乡址包括此后的暨阳县址设在君山黄山这一大片大大小小的土山的南面完全符合暨阳成名一说,而莫城杨舍就相对牵强了。
南朝刘宋时代的《世说新语》一书,记载了东晋著名士族郭璞南渡后于暨阳县落脚的事情。因为郭璞得不到东晋的厚待,不得不把家迁到远离建康的的暨阳之地:郭景纯过江,居于暨阳,墓去水不盈百步,时人以为近水。景纯曰:“将当为陆。”今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这折逸闻说的是郭璞因母逝,而脱官葬母在暨阳,选择了暨阳江边不足百步的地方,许多人不解,郭璞说,这个地方肯定以后是陆地,结果,几年以后果然长江沙涨,墓地已经离岸有十里光景,这个地方就是黄山之滨的长弄村。
当时郭璞留下诗句,其诗曰:“北阜烈烈,巨海混混。垒垒三坟,唯母与昆。”而“北阜烈烈”说的就是暨阳北面有许多高峻的土山,和滚滚水流的大海,在这样的地方,郭璞垒起了三座坟墓,以埋葬他的母亲和两个哥哥,这首诗的前两句,恰恰就把暨阳城北有许多土山和大海相交织的地理位置说明了,正好与暨阳的名称相对应。所以说,暨阳的来历是根据暨阳古城的地理位置而确定的更符合实际,所以应该是先有暨阳名,后有暨阳湖、暨阳河和暨阳桥。也就是说,最早的暨阳乡定名,恰恰就是根据暨阳乡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所确定的名称。
暨阳这个名字是根据暨阳城池的地理位置定名的,这恰恰又为另一个一直争论不休的古城址问题提供了佐证,江阴从宋志到清志,都为江阴古城在何处而争论不休,最接近的莫城说,与杨舍说都没有明确的佐证,而且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以暨阳湖的位置来确定县治所在的,如今,原本也有的江阴古城说因为以暨阳湖来确定县城一说而变得销声匿迹不敢声张,突然有《南徐州记》和《世说新语》的佐证,一下子就变得豁然开朗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先有暨阳乡,暨阳县,后有暨阳湖呢?既然北太湖历史上有这么多的叫法,在汉初暨阳乡落户延陵故地取代延陵乡以后,晋朝又扩大为暨阳县,那么暨阳县城东南的零零碎碎的湖泊为什么不可以将它和此前更名的胥湖一样因为暨阳县的存在换成暨阳湖呢?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暨阳名称的来源,也解决了暨阳古城的位置。
当然,单凭《世说新语》的郭璞逸闻和诗歌就落定暨阳古城位置,还是轻率的。那么我们就继续找合适的理由。郭璞作为南渡的士族“由于缺乏历史关系和新的机缘而沉屈里巷。他们一般都不得居于建康”这样的机会。郭璞一族就是如此,他一方面未得到重用,另一方面为了照顾母亲,故此家族只能“逐空荒而居”,落脚在了远离建康的暨阳县。但另一位豪族庾冰则不同了,他是真正的外戚加东晋高官,但他居然也带着族人迁居暨阳,在“北阜烈烈,巨海混混”的暨阳一隅定居,固然有郭璞风水算命的因素,但这两个北方豪族,岂会拖家带口在一个真正荒芜人烟的地方定居?他们自然会选择自然条件比较好、人口又并不多的地方生活,而暨阳恰恰符合庾冰郭璞他们的要求,他们在演教寺和乾明院东北的暨阳县治一侧定居下来,他们开凿了赵婆港和鲥鱼港,让鲥鱼港一直通到县治,并与此前的暨阳河相通,成为县治重要的一隅,丰富和扩大了县治的规模,这也为此后梁武帝定郡暨阳县治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所以,后来,江阴郡选择暨阳古城作为郡治,并不只是因为民间传说中芦菲的功劳,而是它确实具备了郡城的条件,所以此后的江阴国也会选择这样的地方建都。
如果有了东晋这两位豪族落籍暨阳而由此证明暨阳县城就在黄山附近,显然还是缺乏点依据的,虽然宋志记载过:“古城,县东北,今乾明寺巷为古城巷……旧经乃以为暨阳城,”但仍然说服力不够。曹磊先生最近在《太平御览》的地部卷十一,发现了南朝宋时的《南徐州记》散佚的卷本,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秦履山,山谦之《南徐州记》曰:暨阳县西南可三十五里,有秦履山。传云秦始皇登之,以望江海。马鞍山,山谦之《南徐州记》曰:暨阳县北九里马鞍山,东有黄山,郭璞葬所。”这两条地理志中的暨阳名山,一下子把暨阳县治的地理位置给标了出来。
曹磊认为:根据江阴历代志书可知,秦履山即秦望山,马鞍山和黄山即目前的要塞森林公园。南朝刘宋时期一尺为24.5厘米6,一里为一千八百尺折算,《南徐州记》所载秦履山、马鞍山与暨阳县治距离分别为15.44千米和3.97千米。从江阴市中心出发到秦望山,距离在14-16千米之间。马鞍山位于大小石湾的东侧,从市中心出发到达位此地,路程在3.5-4千米之间。这样的记载一南一北恰好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暨阳古城在黄山南麓的依据。这样几个方面的佐证,虽然还没有考古学的佐证,但却比猜想的杨舍,莫城更具说服力了,因为《南徐州记》和《世说新语》都是比江阴最早的宋志还要早好几百年的史籍,他们的记录理应更加清楚和具体。所以,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确认暨阳古城就是江阴古城的前身,但却可以让它摆在莫城说、杨舍说之前的城址了,我完全认同曹磊的观点。
我一时为找到暨阳古城落在澄江的依据而激动,于是遍翻江阴典籍,竟然又找到一个证据:北宋地理典籍《寰宇记》记载:暨阳城有圣英祠,据说是纪念一个仙人子英所建,而且有另外的书《神异录》和《列仙传》佐证,宋江阴志认为,宋江阴县西一百步确有寺庙,当时已改名子明庙,据说,唐朝狄仁杰曾经毁了江南所有神仙鬼怪的祠庙,所以,宋志认为:“则当为子英庙讹为子明庙耳”。这又是一条暨阳古城在澄江之佐证。细细一翻,记载暨阳古城在澄江之地的有许多,只因为一句暨阳湖是暨阳城命名的来源,而让众多喜欢研究古城的人望而却步了,可是怎么找史籍上也没有先有暨阳湖后有暨阳县这样一说。
这样一来,我刚刚完成的江阴城最早的河流就不是鲥鱼港了,而是在此之前由春申君黄歇开凿的黄田港分出来的支流暨阳河了,暨阳河从黄田港口一路往东,在当初的演教寺西侧进入城内,经由乾明院那里分成两支,一路往南,一路往东,与后来庾冰落籍暨阳以后开凿的鲥鱼港接通,江阴古城在城东北一说也就说得通了。当然,由于年代久远和缺乏考古佐证,江阴古城的三条河到底是怎么样的前身,我们只能凭现有的一点点典籍去印证,但暨阳河因暨阳县而得名,暨阳湖因暨阳县而得名,暨阳县城在澄江之地的依据应该更加充分,更加说得通是不争的事实了。如果这样的理由说得通,那么江阴古城的历史就不是梁武帝时候的江阴古城了,而是更早的暨阳古县城,或许江阴的建城史又将大大提前了。